首页 > 新闻中心

买包子误付14万?富友支付这样解读支付安全与创新

2018-05-10

      最近有一则新闻刷爆朋友圈。有一位郑州的朋友,在买包子时,把金额输成了密码,结果买2个包子误付14万7千多元,老板在月底查账时才发现有一笔单笔14万多的收款。虽然最终老板找到了这位粗心的朋友,把钱还给了他。但是事件本身暴露了因用户自身导致的支付安全问题。这些和支付安全、科技创新相关的问题,如何改善,有没有解决方案?

      5月10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非常解读”栏目邀请富友支付总裁吴伟与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参加黄金时段的直播讨论,分析支付安全与创新问题。

      在节目中,吴总分析认为,目前扫码支付主要分为主动扫码和被动扫码两种。主动扫码是指用户自己主动扫二维码,输入金额、输入密码完成支付。被动扫码是商户根据商品条码、订单单据条码生成金额,由商家扫用户的二维码,完成的支付手段。一般来说,小微商户受场地、成本等条件制约,更倾向于选择主动扫码支付,而中型以上商户,具备基本的支付硬件设备,更愿意使用被动扫码支付。相比两张扫码支付方式,被动扫码的支付方式更安全,出错可能性微乎其微。

      富掌柜扫码POS被扫图

      对小微商户来说,以前主动扫码的方式,都会用台卡、或者纸张的方式做二维码收款工具。现在这种方式受到监管制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存在人为隐患。基于这些痛点,富友支付已经推出针对主动扫码的“动态码收款终端产品”,动态码实时更新,不可能被盗换。富友支付也通过改进技术手段来加强支付安全性,例如在这款终端产品中,就植入了实时语音播报的功能,收款到账同时,收款金额就由终端播报,如商户或者用户存在输入的手误,将第一时间被发现。

      富友支付也正在探索智能化的动态限额分级管理方式,即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根据商户的所在地域、行业情况、历史交易记录等纬度,对主动扫码的收单产品做动态化的单笔限额管理,以防止商户或用户在支付环节出现人为风险事件。

      除上述这些以外,吴总在节目还普及了一些支付安全的小常识。例如,支付安全等级其实是根据不同支付方式进行分类的,越复杂的支付方式越安全。用户可以选择专卡专用,即不同银行卡进行在不同的场景支付,不要集中绑定一张卡上进行支付。用借记卡支付,一定要用芯片卡,尽量避免使用磁条卡。